庄生凉完整事件_贴吧庄生凉

庄生凉完整事件,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,而是一个关于人性的探讨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林生斌的男人,他的妻子和孩子在纵火案发生后不久就离世了,但是林生斌却利用自己的悲情人设赚了不少钱,还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小乐。在这件事发生后,小乐的社交平台被禁言,她本人也消失失不见了。不过最近她又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,并且晒出了自己的美照。照片中的她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,看起来非常优雅大方。

庄生凉完整事件_贴吧庄生凉

往期推荐:文化丨黄花一叹,透穿千年

文/逐梦

(中国财神很多,图为武财神之一关羽)

【本文由

在中国历史上,财神爷不仅仅指一人。相传,财神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类。其中文财神是两人,一个是比干,一个是范蠡。其中的范蠡,是以一介布衣的身份,几度富甲一方,成为散尽千金还复来的富豪。因为他是我国儒商的鼻祖,一生又喜欢扶危济贫,带动大家致富,所以一直被后人所崇拜。

提起范蠡,我和很多人一样,习惯于把他和家喻户晓的西施联系在一起。据野史记载,范蠡为了帮越王勾践复国雪耻,利用吴王夫差好美色的弱点,提出了美人计。于是,越王勾践把找寻美女的任务交给了范蠡去办。后来范蠡在越国民间发现了美女西施,征得西施同意后,对西施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培训。这期间,范蠡和西施互相产生了情愫。但是为了国家兴亡,他们不得已,把对彼此的爱慕藏在了心里。等西施培训结束后,她被越王献给了吴王夫差。吴王夫差对西施一见倾心,十分宠爱,他为西施修宫殿,建姑苏台,每天和她厮混在一起,饮酒作乐,渐渐荒废了朝政,最后导致吴国灭亡,自己含恨自杀。至于,西施的去向,我一直钟情于这个版本:范蠡带走了西施,过起了隐居生活。我还相信,范蠡正是在隐居的这段时光里,凭借他超前的经商之道,坐上了儒商鼻祖的这把交椅。

(道家有五路财神之说,道教五路财神:赵公明为正财神,统帅“招宝天尊萧升”、“纳珍天尊曹宝”、“招财使者陈九公”、“利市仙官姚少司”四位神仙,专司迎祥纳福、商贾买卖,这五位神仙被称为“五路财神”。图为赵公明)

我们来看一下,正史是怎么介绍他的:范蠡(前517——1前448)字少伯,春秋战国末期,楚国宛(今河南南阳)人,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经济学家、商人。他一生三迁,且“三至千金”,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富豪。后人称之为“陶朱公”,民间称之为“财神”,也称为“商圣”。

从上面的简介里,不难发现,范蠡,具有三重身份,他起先并不是商人,他是在成为政治家、军事家之后,急流勇退,辞官下海后,为自己挣得万贯家财的。他之所以能名扬天下,这是和他的经历分不开的。我们的老祖宗曾说过:三岁看大,七岁看老,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我们先看一下范蠡的小时候,他家境贫寒,但却读了许多书,这使得他从小就心怀治国救民的大志。可是,当他成年后,楚国的政治愈发黑暗,他根本就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。于是他思考再三,与好友文种一起投奔了越国,辅佐越王勾践。他先是为越王策划了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”的复国之策,然后又帮助越王灭吴雪耻,成就了霸业。

就在别人都以为范蠡可以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时候,范蠡竟意外辞官了,而且走的悄无声息。他为什么如此选择?因为他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。在他政治抱负得以实现之后,他选择了辞职而去,开始了经商之道。在他临走前,他唯一劝过的人就是文种,他嘱咐文种要懂得审时度势,知退。可惜,文种当时不以为然,最后落得个自杀的下场。

(年画:文财神之一范蠡)

范蠡辞职经商后,是在哪里捞得他人生之一桶金的?范蠡先是来到了齐国,改名“鸱夷子皮”,在海边结庐而居。他和妻子、儿子们开垦荒地,种粮食、蔬菜,兼营副业。由于他治家有方,又善于经营,不几年就成了富豪。又因为他仗义疏财,施善乡梓,他的贤明能干很快惊动了齐王。齐王对他很仰慕,就派手下来请他,并拜他做主持全国政务的相国。

范蠡盛情难却,只好走马上任,而且在这个位置上,一干就是三年。这期间他常问自己,自己当初离开越王是为了什么呢?不就是为了避祸么?对于一个白手起家的老百姓来说,官至宰相,已经是到了极点。再沉迷下去,会不会有祸?为了避祸,他再次急流勇退,向齐王归还了相印,并且将家财分给了知己好友和周边的百姓,自己再一次带着妻儿悄悄离去。

后来范蠡流浪到陶地(今山东定陶),见陶地东邻齐、鲁,西接秦、郑,北通晋、燕,南连楚、越,居于“天下之中”,是个发家致富的好地方,就举家定居下来。他还根据时令、气候、民情、风俗等,转运货物,“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”,顺其自然,待时而动。没过多久,又成了大富翁。于是,他自称陶朱公。

(年画:文财神之一比干)

在陶地的十九年间,他三至千金,被传为佳话。自此“陶朱公”,成为了富豪的代名词。渐渐,陶公之富,名扬天下。史学家司马迁称他“范蠡三迁皆有荣名。”世人誉之:忠以为国,智以保身,商以致富,成名天下。

今天看来,陶朱公范蠡可以算是我国最早的商人,他具有精明的商业头脑,加上他艰苦奋斗,乐善好施,被人尊为财神,也就不足为怪了。后来,在这个财神的身上,发生了一件事,备受世人瞩目,这就是我本文要讲述的“财神千金救子”。而我以上所交代的这些,就是这件事发生的前提、背景。没有范蠡的辞官隐居,下海经商,也就没有他成为财神的资本,他也就根本拿不出千金去救儿子。

当然,古时的千金,是指千两黄金,那时的16两相当于现在的一斤。也就是说,过去的一千两黄金合现在的62.5斤。就这个数目,以现在的行情来说,也过百万,可谓巨款。用这么一大笔巨款去出国行贿,救儿子,是在豪赌?还是势在必得?他成功了么?这件事要是放在今天,结果还真不好说。要是万一碰上了那些还没落马的贪官老虎,他的二儿子也许早就逍遥法外了。让我们先来看看范蠡为什么要救儿子,救的是第几个儿子。

(藏传佛教五姓财神,梵名为瞻巴拉、阎婆罗、雾神,旧译布禄金刚,是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所供养的五财神,这五财神按身色分别是绿、白、红、黄、黑财神,这五姓财神有共同的陀罗尼咒语,是求得财神身语功德加持为主的真言。)

话说范蠡总共有三子。他的第二个儿子,在楚国杀了人,被囚。(为什么杀人,杀了谁?史书上没有记载)按当时的法律,杀了人是要偿命的。但是,范家在当时社会里可是名门望族,出了这样大的事情,无疑是不体面的。范蠡是要面子的人,不然他还怎么在朋友圈里混。

好在范蠡所处的那个时代,“千金之子,不死于市。”也就是说,家里拥有千金的孩子,可以不在大庭广众之下的菜市场被处决,也就是说可以死得体面一点。范蠡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活着,但他并没有十成的把握。所以,他权衡利弊,决定让小儿子带着千两黄金去楚国活动活动,找找门路。就在他的小儿子要出发时,他的大儿子知道了范蠡的安排后,不干了。他认为长子若父,父亲不能去办的事,理应他去。现在父亲让他的弟弟去,摆明不相信他,这不等于说他无能么?那他还活着有什么意思啊!于是他和范蠡说,不让他去,他就自杀。

范蠡的妻子在一旁听了大儿子的话,吓坏了,劝范蠡说,万一小儿子去了没能救出老二,老大再自杀了,这不一下子失去了两个儿子么?女人的杀伤力任何时候都不可小觑,范蠡妻子的话不得不让范蠡让步,他只好答应了让大儿子前去楚国。为了稳妥起见,出发前,范蠡给楚国的朋友庄生写了一封信,并一再告诫大儿子,到了楚国后,把千两黄金和信交给庄生,然后一切听庄生的安排,不能自作主张。

范蠡的大儿子到了楚国后,遵照父亲吩咐,找到了庄生。但是范蠡的大儿子见到庄生后却很失望。为什么呢?因为庄生家在城外,住的是茅草屋,家里一贫如洗,就连庄生本人,也穿得破破烂烂,这让范蠡的大儿子心里凉了半截。一开始他以为庄生一定是个挺了不起的人物,现在他开始对父亲的决定有些怀疑了,这样一个穷困潦倒的人会救出弟弟么?但是怀疑归怀疑,他还是按父亲的吩咐,将千两黄金和书信交给了庄生。

(藏传佛教五姓财神之白财神)

没想到庄生收了东西后,却催着让他回去,不要在楚国逗留。这让范蠡大儿子心里更加没底,他表面上答应了,却在离开了庄生住处后,用自己私下带来的黄金,到处托关系找人。

再说庄生,他虽然身居陋巷,显得穷酸,但很有才华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在楚国非常有威望,就连楚王都非常看重他。庄生并不是个贪财的人,他对妻子说,他之所收下老朋友范蠡的金子,是怕他认为我不肯帮他。所以不得不暂时收下来,让老朋友安心。待事成之后,再把这些金子还回去。

过了几天后,庄生终于找了个机会,去见楚王。他说他夜观星象,楚国天相异常,恐有灾祸。楚王一听急了,忙问庄生怎么办?庄生建议“独以德为可以除之。”用今天的话说,就是告诉楚王,要积德行善。那么做什么事情功德更大呢?庄生非常聪明地举了个例子,不再杀人。楚王听了,决定大赦天下。庄生没想到的是,被范蠡大儿子买通的几个人知道了秦王大赦天下的消息后,偷偷跑去告诉了范蠡的大儿子。

范蠡的大儿子一想,既然楚王大赦天下,我弟弟就一定会出来,这金子再送给你庄生,有点太冤了。于是,他又去拜见庄生。庄生是什么人啊!一看范蠡的儿子没走,进门就说楚王大赦天下,夸自己的弟弟运气如何如何好,庄生就马上明白对方什么意思了,他就让范蠡的大儿子拿走了千两黄金。

但是庄生心里很不爽,他生气地想,这什么事啊!自己本想把救人的事做得不落痕迹,让朋友的儿子从“整批交易”中批发出来,但是他没想到范蠡的大儿子是个不懂门道的粗人,以为自己贪财不出力!冲他知道楚王大赦天下这件事,说明他已经买通了不少官员,说不定还会把给他送金子的事告诉别人,那自己一辈子的清誉不就毁了么!如果将来楚王知道了这件事,后果不堪设想!庄生感到了事态的严重。

这也难怪庄生紧张,你想啊,这陶朱公范蠡在那个时代是什么人啊!那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举足轻重的重量级人物。他的儿子杀了人,这条新闻,不比今天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大战丝毫逊色!说不定被那时的国人怎么炒呢!想来举国上下的眼睛都在

当范蠡的大儿子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到了家,范蠡叹息说,他早就知道这种结果。他说大儿子从小跟随他,历经了许多苦难,知道钱来之不易。因此,他比较看重钱。而他的小儿子,生下来时,家中已经很富有了,根本不知道挣钱的艰难,所以他不会在意舍弃钱财。这也就是最初范蠡想派小儿子去救二儿子的原因。

(藏传佛教五姓财神之黄财神)

知子莫若父,范蠡本来可以救回二儿子的命,却最终让二儿子命丧楚国。这一点,似乎让人难以理解。为这一点,千百年来,人们争论不休,有褒有贬。褒的一面:1、人们认为范蠡千金救子,在选人,用人方面值得借鉴。的确,关于这一点,即便到今天,知人善用,对企业管理,仍有着重要意义;

2、有人认为,范蠡明知道老大去,老二必死,老三去,还有生还的可能,可是他还是派老大去了,他这是二害相遇,取其轻。说白了就是在大儿子和二儿子之间,范蠡认为选择大儿子生比选择小儿子生,害处少得多。大儿子假如死了,范蠡等于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,而二儿子和小儿子一样,是典型的富二代,只知道享受,不知道创业的艰辛。将来范氏家族还要靠谁传承,结果不言而喻。所以,范蠡最后改变了想法,是长远考虑,是值得赞许的;

3、还有人认为,范蠡派大儿子去,是为了保全自己的一世英名和高风亮节,值得肯定。作为对立面,持有贬义的人则认为,范蠡既然能被称为儒商的鼻祖,被称为财神,那买卖做的就不是一般的大,公司也指定不止一家,手底下绝不会缺少精兵强将。如果他怕伤了和大儿子之间的感情,他完全可以派他手下的得力干将去协助大儿子啊!以范蠡的智慧,完全有可能做到未雨绸缪。他这么做,作为父亲,他是冷血的,是自私的,他是利用儿子的死,保全自己的声誉,是不可取的。谁对谁非,我在这里不做讨论。我只记得一篇史学评论中说,范蠡看到大儿子带回了弟弟的尸体时,居然哈哈大笑!当时看完,范蠡给我的感觉有点匪夷所思,但仔细动动脑子,就不难明白,这也许正是范蠡超越常人的地方。也许范蠡是在用他超人的智慧告诉他的子孙:福兮,祸之所伏,祸兮,福之所倚。

纵观范蠡的一生,从楚到越,由越到齐,由布衣客到相国,由流亡者到大富翁,他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。作为商人心中崇拜的偶像,范蠡的言论成为商人们尊奉的信条。他的《致富奇经》和《陶朱公术》被后人发挥,充实、演绎、细化,成为了今天的《理想致富十二则》、《理财致富十二戒律》、《商场教训》以及《经商十八法》,统称为“商人之宝”。而我写此文,只是想说,任何传奇、神话故事的背后,必然有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,这一点对我们后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!

(范蠡雕塑,很高大上吧)

《写乎》

投稿邮箱:499020910@qq.com

《作家荟》

投稿邮箱:125926681@qq.com

顾问:朱鹰、邹开歧

主编:洪与、姚小红


本文标签属性:

贴吧:贴吧极速版

完整: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什么组成

事件:事件记录吧

上一篇:张小平跳槽事件(张小平跳槽事件真相)
下一篇:山东黄金VS北京金隅

为您推荐